
山寨机和很多国产品牌手机原来都是依靠同一条产业链在开发生产,这条链条囊括了组成一部手机的任何一个环节,从方案设计、软件开发、贴片组装、印刷包装,到物流装配、省地销售、售后服务等,我们虽不鼓励山寨机靠恶意杀价抢夺市场的做法,但不应忽略山寨机身上的一些优点可,通过兼并、合作等手段,将它们吸收进“正规军”的队伍。

6月6日,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报道了深圳山寨手机泛滥的情况后,深圳市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反应,由深圳市副市长牵头,深圳市打假办开展了对山寨手机的打击行动,在位于深圳华强北路的现代之窗写字楼,十天前记者见到人来人往做山寨手机生意的写字间,现在却全部关门闭户,铁将军把门,记者在楼里转了半个多小时,看到的都是人去楼空的景象。

在山寨手机名称出现之前,伴随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的是一些走私手机和翻新手机,它们都被称为黑手机,走私手机被称为三码机,那时国家对手机生产行业实行严格的牌照许可制度,没有牌照的企业不能生产手机,企业很难获得牌照,拿不到牌照的企业就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,以每部手机30到50元的价格,租用有牌照企业的牌子,贴牌生产手机。
6月6日,我们栏目报道了深圳山寨手机泛滥的情况,深圳一些企业模仿国内国际品牌的设计,大量炮制山寨手机,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,也冲击着国家的法律,还造成大量税收流失,节目播出后,深圳市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反应,由深圳市副市长牵头,深圳市打假办开展了对山寨手机的打击行动,深圳遍地开花的山寨机,在这次行动之后能否清除?山寨机的命运,前途究竟如何?我们的记者再次来到深圳进行了调查。
在位于深圳华强北路的现代之窗写字楼,十天前记者见到人来人往做山寨手机生意的写字间,现在却全部关门闭户,铁将军把门,记者走了几层楼,在楼里转了半个多小时,看到的都是人去楼空的景象,在一层楼里,记者终于看见一间写字间的门打开了。
“小姐,你好,怎么这儿门都关了?”
“现在正在查货呢。”
“查什么?”
“查货,明天会开门的。”
这位小姐很警惕的关上了门,记者接着又来到了赛格广场、电子科技大厦等几个写字楼,看到的都是关门的景象,在无人乘坐的电梯里,一位先生告诉记者:
“正在查高仿机。”
“什么时候开始查的?”
“查了快一个星期了,天天关门,赛格、现代之窗、都查。”
华强北商圈是全国山寨机的销售中心,山寨手机生产商、销售商为了方便客户洽谈生意、看货取货,纷纷租用华强北商圈及其周边的写字楼办公,据业内人士透露,仅现代之窗、赛格广场和科技大厦等几处写字楼中,小型手机公司就有三千家左右,从业人数达到二十多万人,而这些公司早在有关部门查处前,就已经听到风声了。
“还没打之前,我们就接到通知了,因为在现在,我们那些很多的生产企业都已经放假休息。”
然而,在科技大厦,记者见到,也有胆大的依然在做着山寨手机的生意。
与写字楼的人去楼空形成截然反差的是,华强北路上的几大手机交易市场,明通数码、高科德电子城和龙胜手机交易中心,山寨手机的生意依然十分红火。
“仿苹果的,它这个功能很多,全屏手触摸,包括写短信。”
正在严打山寨机的深圳,市场上居然公开叫卖着高仿机、套牌五码机和三码机等山寨手机,在高科德数码城,记者见到,还有不少外国人来批发手机,销售员都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人谈生意。
在这里记者见到,二楼几乎每一个档口都标有支持世界各国语言,做各国手机的广告,而这些手机基本上都是没有经过国家认证的三码机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寨机生产商告诉记者,现在深圳的山寨机不仅仅在国内销售,现在山寨王们还与海外一些小运营商合作,定制生产山寨机,销往印度、巴基斯坦、越南等国家,每月海外销售最高的可以达到近20万部,最少的每月也能销几万部。
“出口一些比较贫穷的,他们又比较能接受的,因为价格为优势。” |